開學前一晚,雖然放棄掙扎的心讓我有睡的比較好些,
但其實一天亮後,我又陷入不知道要上什麼的焦慮。

刷牙、洗臉、換衣服、買早餐、吃早餐,
每一刻我都努力想著,六年級我到底要上什麼?
 
眼看著就快要出門,手裡的飯糰剩最後一口,
眼睛突然有了超強穿透力,一眼看見三樓自己的書桌上,
躺著一片在7-11買的收錄梵谷、畢卡索和林布蘭的傳記電影,
然後我又看見電影旁,
還躺著佑仲一家子寒假去看完『燃燒的靈魂』梵谷畫展後,
帶回來送我的導覽手冊與導覽光碟。

 
那就來上「梵谷」課吧!
腦袋突然靈光乍現的這麼想。
 
我趕緊衝上樓快手一抓,帶著三樣資料上班去了!
 
到了學校後,
沒多久,我再次相信自己命中帶塞,
這三項資料只有手冊有利用價值。
 
梵谷的傳記電影,
屏除語言不談,過於老舊的畫面與拍攝方式,
我想他們很快就會一覺到天亮。
 
導覽光碟幾乎也不適用,
除了語音導覽過於呆板外,
這次的梵谷展,
其實著重在梵谷早期和一些不常見的作品,
對於根本不認識梵谷的孩子而言,
我需要的是那些經典作和可以說故事的作品。
 
還好,還有谷歌大神庇佑我,
沒花多久時間,
我就在網路上搜尋到三個不同版本的梵谷教學PPT檔,
在倉促的吸收過PPT檔上和手冊上的資料後,
我趕緊在腦海裡排演了幾次教學流程。
 
「我想挑戰一下」,我突然不怕死的對自己說。
 
原已排定課程的四甲,
是我經過一個學期相處後,沒有默契排行榜的第三名,
可是此刻我卻想拿他們來試試這個課程,
當然我已經有做好全班後來睡死的打算,
畢竟這個課程準備的倉促,而且我也從沒上過。
 
早上十一點五十分,四甲兩節藝文課結束,
孩子不但沒有睡死,秩序良好又踴躍參與討論的表現,
大大的鼓舞了我,
為此我在下一次的上課時,特地誠摯的感謝了他們一番。
 
有了個好的開始,
我開始大膽的朝全校都上梵谷課的方向前進,
隨著越來越熟練的教學,
我在這過程試著慢慢調整內容,
按照不同年段,給予不同的引起動機和介紹方式,
甚至在第三天,重新製作了一份更適合自己教學的簡略PPT。

● 原本設計給低年級引起動機的拼圖,沒想到一到六年級都愛玩,沒玩到的班級還會抗議,呵呵~








 
開學第一周很快就在梵谷的世界結束,
沒有一個班級冷場的體驗,讓我非常感動,
尤其是在最後一天幫一班六年級上課時,
我更是被孩子的天生美感的嚇住了。

 
畫面上呈現的,是梵谷死前最後的作品─麥田烏鴉,
事實上,若不是事先看過一些專業人士對這張作品的評析,
我其實不太懂如何去從這張畫感受梵谷死前的心情。
 
那班六年級的孩子,在這張畫前,
除了熱烈討論外,來自不同孩子的賞析,
幾乎都與專業評析相符,
甚至還有個孩子提出的見解雖不在專業評析內,
卻非常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信服,
「畫面中三條不見盡頭的田間小路,代表梵谷在親情、友情和愛情三方面始終都不如意的茫然。」,她很簡單大方的說。
 
就在這些孩子接連說出如此精確的賞析時,
我是感動到手的雞皮疙瘩,
隨著每個答案的出現而一波接一波!
 
原來孩子並不如我想像的那麼排斥藝術鑑賞課,
雖然如我所預想的,大概有八到九成的孩子從沒聽過梵谷,
即使畫展的廣告不斷出現在電視上,
孩子卻幾乎都視而不見了。

● 導覽光碟裡用梵谷作品設計的小遊戲,也讓孩子們玩得不亦樂乎。


 
因毫無頭緒而慌亂的開學週,
沒想到最後是在梵谷的陪伴下,
帶著滿滿的新奇體驗開心度過,
放假時不禁想著,如果這樣的課程行得通,
那每個學期認識一位著名藝術家,
畢業時至少就認得十二位,
對於博物館和各類展覽總如天之遙的鄉下、偏遠地區學校,
這樣應該多少可以幫孩子縮短些在藝術上的城鄉差距吧!
 
感謝佑仲送的畫展導覽手冊與光碟,
讓我在慌亂的開學第一週,
意外殺出一條血路嘗試了我一直覺得不好上的課程,
其實在這之前,我常搞錯梵谷和畢卡索,
對梵谷的了解其實與孩子相差無幾,
除了星月之夜,我也不太清楚他還有哪些名作,
甚至連割耳事件都誤植成畢卡索。
 
以我的求學背景,理應對這些中西美術史要如數家珍,
但事實上我能很有自信說出的藝術史寥寥無幾,
因此其實一開始自己課是上得非常心虛,
深怕教給孩子錯誤的知識。
 
幸好,在孩子們都願意聆聽與互動的教學中,
讓我可以一直跟著孩子去了解與探討,
經過這週,我想我和孩子們都認識梵谷了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ackyco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