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第一張台灣海洋音樂專輯  獻給所有愛海的人。」

這是那天去吹海風時,浮上腦海的專輯─我的海洋 My Ocean 。



這張專輯是自己在替代役時期亂逛唱片行時,隨意買下的,沒有試聽,純粹只是包裝、專輯的名稱,和它附了一張「台灣海聲實錄」,算算時間都七年前的專輯了。

 
「台灣海聲實錄」,是贈品,包裝上這麼註明:收錄台灣13處海洋的聲音,發現13種與海洋交心的方法,多妙啊,有張專輯,裡面的曲目都是海的聲音,而且是來自台灣不同的地方。

 
「我的海洋」裡,則收錄了十首以海為主題創作的純音樂,當時自己幾乎沒有對純音樂沒有什麼涉獵,可是這整張專輯卻深深打動我的耳朵,我不會評析音樂,可是就是好聽,不斷聽著的同時,心跟思緒似乎也就被慢慢的帶進音樂裡的海去。
 
於是這張專輯開始跟在我的身邊,辦公室工作的時候,睡覺的時候,在那個還帶著CD隨身聽的時代裡,也陪著走了許多回家的路。
 
那時辦公室還沒重新規畫,一人一張辦公桌,中間還沒立起阻隔同事交流的隔板,辦公室的大音響還沒壞,我常會將音響裡的CD偷換成「我的海洋」小聲的緩緩播送,讓大家邊工作邊聽著,還讓有些同事也喜歡上這張專輯。
 
後來辦公桌換了,隔板裝起來了,大音響沒多久也壞了,坐在自己的位置上,自己再也看不到其他的人,人與人之間似乎開始有了距離,人們也開始習慣一個人一個世界。
 
至於睡覺時要聽音樂,這習慣是從五專開始有的,總習慣挑張喜歡的專輯,用著細微的音量,輕輕催我入眠。
 
那時有這張專輯後,變成為我睡前的唯一選擇,「我的海洋」和「台灣海聲實錄」沒有規律的輪替著,聽著海的音樂和海聲入睡,有種安心和放鬆的舒服。
 
後來自己退伍了,開始戰鬥力全開,汲汲營營的追求想要的生活時,音樂開始被我淡化在生命裡,不再出門遊玩的生活也讓我忘了海是誰,這張專輯也隨著從宿舍搬回家而被埋在某個箱子裡。
 
04年10月,佑仲轉寄了一封名為「聽海」的MAIL過來,裡面只有兩句話和一個網址:
 
 
一點選過去,原來是個只有許多海的照片的網頁,但讓我驚喜的是,隨著網頁開啟,慢慢傳出的背景音樂就是「我的海洋」裡第一首音樂─戲水。
 
那瞬間突然好多替代役時的回憶擁擠的堆上心頭,那還沒重新規劃前的辦公室,那有著壁癌、總是開著一盞小檯燈的宿舍房間,和許多忘不掉的生活。



●  當時的床頭
 

我開始想念那張專輯,跑去拆開從學校搬回家的幾箱雜物,挖出了這張專輯,那刻起,它就一直住在離我書桌最近的CD架上。
 
最近開始重新認識海,開始又想起一些屬於自己海的故事,然後又想起這屬於海的音樂,推薦給你,我很愛的音樂之一。


 {###_jackycofe/16/1208827236.mp3_###}

附上專輯裡我最喜歡的曲目:大藍,文案這麼說,
 
為了錄海的聲音,金黛回到念書時常去的小美軍海灘。
那是和死黨在沙灘上飆自行車的年代。
十多個年頭過去,曾經熟悉的海灘連路都難找。
許多休假的外勞用力踩著自行車踏板,籃子裡裝滿剛從海裡撈起的新鮮九孔。有的單騎、有的雙載,頂著海風,來來回回讓海風灌飽了白白的T-Shirt。
金黛說,眼前的情景讓她想起十多年前那種熟悉的快樂。
那種快樂叫做單純、叫做滿足、叫做自由。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ackyco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